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,以明快抒情见长,具有丰富的表现力;表演质朴细致,以真实活泼著称。
(https://nimg.ws.126.net/?url=http%3A%2F%2Fdingyue.ws.126.net%2F2020%2F0912%2F8477dc65j00qgj8jb0014c000dw00h0g.jpg&thumbnail=660×2147483647&quality=80&type=jpg)今天讲的这个女人,她的婚姻就是一波三折,她叫做严凤英。
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,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,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,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,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,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。
也正是此时,严凤英遇见了她的初恋:甘律之。
(//vthumb.ykimg.com/0541060162CD5871A81352BC7800DFE0)03:07!黄梅戏《桃花扇·黄莺树上声声唱》选段:无为市老年大学学员戏曲表演展播文艺。
(https://nimg.ws.126.net/?url=http%3A%2F%2Fdingyue.ws.126.net%2F2020%2F0912%2F68d7583cj00qgj8jc001uc000dw00ffg.jpg&thumbnail=660×2147483647&quality=80&type=jpg)1948年,她来到了上海,由于生活的无情压迫,她只得化名严岱峰,在歌厅伴舞为生。
湖北黄梅是何时开始放弃本土剧种黄梅采茶戏,改唱安徽黄梅戏?1993年出版的《中国戏曲志.湖北卷》有非常明确的记载:《黄梅采茶戏》条目(该书第93页)载:同年(1956年),因新生剧团被改编为黄梅县黄梅戏剧团,改唱安徽黄梅戏,采茶戏未能继续进行改革和重大发展。
年5月20日,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虽有分工,但并无严格限制,演员常可兼扮他行。
目前黄梅戏流行区域正在萎缩,各级黄梅戏剧团特别是县级剧团的生存日益艰难,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扶植。
小小的严凤英便也跟着一起听,并且有样学样,还能一唱一个准,似乎有那么些音乐细胞在身上。